一级黄色电影国产_一级黄色欧美视频_日韩高清电影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无马视频在线_欧美一级直播黄片_一級黃色A片女人内谢_黄色网址在线网址观看_一级欧美成人在线_在线观看免费A片免费视频

寶振(中國)—— 城市立體綠化全程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生產商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與屋頂綠化管理 廈門寶振科技

  合肥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特別是科研人員比例在全國名列前矛,具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越條件。為了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于一九八八年創立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合肥高新區),一九九一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經過八年的開發建設,已在5平方公里范圍內實現了七通一平,建設各類房屋160多萬平方米,創辦企業540多家。一九九八年實現工業產值近80億元。一個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齊全,環境舒適優雅,集科工貿于一體的現代化科技新城區已初步形成,一九九七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亞太經合組織特別開放的四個園區之一。今天成就的取得與精心規劃、嚴格管理是密切相關的。合肥高新區的規劃工作始于一九八八年,經過規劃選址、總體規劃和擴區調整規劃幾個主要階段,現就合肥高新區在規劃和管理中重點思考的一些問題作一論述,以期得到同行們的指正。

1 規劃選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規劃選址關系到能否發揮其區位優勢,同時涉及到自身的發展模式和與城市的關系,對此工作必須極為慎重?;仡櫼痪虐税四辏覈母咝麻_發區處于萌芽狀態,規劃上還處在探索階段。就規劃選址而言,當時只有兩種基本形態,其一是在城市的建成區劃出一定的范圍,該區域一般集中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并具有一定的科技貿屋面綠化種植模塊易基礎。如北京的中關村和武漢的東湖區域。其優點是基礎條件好、投資少、見效快,特別有利于科技貿易的發展 ; 不利之處是用地和大規模的產業化受到一定的限制,新舊體制的矛盾突出,管理較為困難。其二是遠離城市選擇一片未開發的土地,形成一個基本獨立的區域,如南京高新區,其優點是用地不受限制、管理矛盾少,主要的問題是基礎設施投入巨大,職工就業交通不便。通過調查分析,上述兩種形態不適合合肥高新區。鑒于合肥地處內陸而經濟實力一般,我們將合肥高新區選址于合肥市西郊,它東起城市二環路,西臨風景秀麗的蜀山森林公園,北接城市快速干道長江西路,南達312高速公路(見圖1),總面積18平方公里。此選址有如下一些特點:

  (1)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根據合肥市總體規劃,其西南區主要是科教和電子、機械工業區,是高校和科研機構最集中的區域。合肥高新區是其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城市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同城市協調發展。
(2)緊鄰城區,基礎設施相對完善。高新區的東北部是城市的建成區,隔路與城市相連,是城市的自然延伸,可逐步發展成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水、電、氣、公交等基礎設施已通過城市道路延伸至高新區邊緣。在高新區的建設初期,可充分利用城市的各項服務設施和基礎配套條件,達到投資少,見效快的目的。
(3)交通便捷,內外聯系方便。高新區由長江西路、黃山路、東流路三條主干道溝通市中心,并通過城市二環路與各區緊密相連 ; 特別是方便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入區創辦實業,也有利于解決普通職工的就業問題 ; 合肥鐵路西站緊鄰高新區,312高速公路通過其邊緣,相距駱崗機場僅七公里,客貨運輸都極為便利。
(4)環境優美,適合高科技開發、研究和生產的要求。蜀山風景區是合肥市唯一的自然風景區,由6000畝森林公園和近20平方公里水面的蜀山湖組成,高新區與之相鄰,依山傍水,沒有任何工業污染。為將高新區建成花園式的新城區提供了環境保障。
(5)地域上相對獨立,用地條件好,發展空間大。高新區雖與城市相連,畢竟是一片未開發的土地,可根據高新區的特點規劃建設,特別有利于建立相對獨立的管理體系,發展干擾少。從合肥高新區的建設發展和招商引資歷程看,其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

2 性質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宗旨是“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其性質是不言而喻的,但高新區究竟要建設成什么樣的城市形態,是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仡櫘敃r我國先期建設的經濟開發區和為數極少的幾個高新區,從規劃角度看,基本上屬于單純的工業區,其弊病是功能單一,服務不配套,生活欠方便。筆者認為,無論是什么性質的開發區,其發展建設應該是有機的,充滿活力的,決不能建成一個功能單一,缺乏生機的死城。盡管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對房地產業頗多非議,特別是怕擔“借發展開發區之名,行房地產開發之實”的風險,但我們根據合肥高新區的特點和所處的地理位置,仍然提出其性質應該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集科、工、貿于一體,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花園式的新城區,既相對獨立,更是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斜屋面綠化容器部分。從功能上看,不僅有科技開發與生產,還有商業貿易、金融管理、賓館酒樓、文體娛樂等支撐服務體系,同時還應有相當部分的居住用地。

3 規劃目標
盡管當時合肥的經濟實力并不強,但要將合肥高新區建設成現代化的新城區,規劃標準不能降低,我們提出“富規劃、窮開發”的原則,即規劃高標準,實施則根據情況分期開發,滾動發展,規劃上要達到如下的標準:
(1)高效能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不僅要齊全,而且要做到安全、高效、可靠;
(2)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加強綠化美化,限制污染工業,減少污染源;
(3)高度社會化的分工與協作:摒棄傳統的大而全、小而全,企業辦社會的封閉做法,按市場經濟要求,全面推行社會化服務; 
(4)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在規劃布局中充分考慮到管理功能的要求,為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創造必要的條件;
(5)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為在區內的居民和職工創造舒適、整潔、優雅、安全方便的生活環境。

4 規劃指導思想
一九八九年,正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期,作為以招商引資為主要目的的開發區必須迅速更新規劃觀念,適應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要求,從總體規劃上必須體現: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綜合規劃、合理布局,處理好開發區與城區、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既有嚴格的道路網系統,又有富有彈性的功能分區,還必須切合實際,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5 總體規劃布局
總體規劃布局必須充分體現已經確定的性質、目標和指導思想,重點解決好交通、功能分區和環境優化問題,充分利用好土地,發揮土地的經濟潛能(見圖2)。

5.1 功能分區
  作為高新開發區,其功能與市區相比較為簡單,經過分析,將合肥高新區確定為四個功能區:高科技生產區,它是開發區的主要功能區,用地比例約占開發區的40%;管理科研區,主要是用于辦公管理和科研開發,其用地約占6%;商業服務區,主要安排商業貿易、金融服務、賓館酒樓、郵政電訊及大型展示等項目,用地約占6%;生活居住區,安排高、中、低檔住宅和學校、托幼、集貿市場等,用地約占10%。合肥高新區規劃用地比例見下表。
5.2 規劃布局
5.2.1 道路交通
規劃中首先考慮將高新區的道路系統作為城市交通網絡的一部分,方便內外交通,做到安全、迅捷。(見圖3)以長江西路、黃山路和望江西路三條城市主干道形成高新區東西向主干道,以科學大道、天柱路和人工湖路形成高新區南北向主干道,由此三橫三縱構成方格網式道路系統骨架。另外還規劃一些區內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紅線均在45米以上,次干道紅線30米,支路15米,道路的線型盡量寬、平、直,使得地塊劃分較為整齊,便于出讓和管理。為了對外交通的方便,主干道與城市干道基本上都以互通式立交銜接。

5.2.2 功能布局
按“富規劃,窮開發,滾動發展”的原則,布局充分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工業生產用地集中布局在科學大道以東,在工業用地中,不強調工業類別的劃分,可以減少基礎設施的超前投入,增加用地的靈活性 ; 將管理科研用地布局在開發區主入口,即長江西路和科學大道交口西南部,方便社會各界進區辦事 ; 將商業服務區布局在長江西路沿線和黃山路兩側,體現了商業服務的外向性特點,既服務開發區,更能輻射到周邊地區。由于布局恰當,長江西路南側的商貿區已被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為市級副中心 ; 生活居住區集中布局在高新區的西部,與蜀山風景區毗鄰,便于創造高質量屋頂綠化種植容器的居住環境,特別使居民能充分享受風景區的湖光山色。
上述各功能區特別有利于長江西路由北向南滾動發展。在規劃布局上考慮一定的兼容性,在保持總體布局不變的情況下,根據招商引資情況可作適當的調整。
5.2.3綠化系統
綠化系統是創造城市優美環境的重要因素。合肥高新區的規劃十分重視綠化美化,一是保證足夠的綠化覆蓋率,規劃的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其中公共綠化占15%,要求各單位自身不得低于25%;二是注重綠化系統的建立,其綠化系統為“以中心公園為主體,通過綠色廣場、道路林帶向四邊放射、周邊綠林環繞”的格局,另將穿越區內的150米寬的高壓走廊控制帶規劃為花園式的苗圃,既美化環境,又創造經濟效益。
5.2.4基礎設施配套
規劃中要求既要安全、高效、可靠,又要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分別將城市二、三水廠通過不同方向引入區內,做到雙向供水人工浮島;規劃兩座10千伏變電站,實行雙回路供電;設立一座大型供熱站,區內全部采用集中供熱,排水實行雨污分流制,各種工程管線規劃全部入地。

6 城市設計和詳細規劃
  城市設計和詳細規劃是總體的延續和深入,對于實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更具有指導性和引導作用。合肥高新區對此項工作極為重視,在開發區動工建設屋頂種菜盆前,編制了0.8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城市設計,在實施過程中,對一些重要地段和重點項目精心組織詳細規劃設計,確保開發區建設的環境質量和功能的合理。
6.1 起步區的城市設計。
  起步區位于高新區的北部,包含管理、科研,主要的商業貿易、中心公園和部分工業、居住等,面積為0.8平方公里,無論是功能,還是平面空間形態、立體空間的構成,在開發區都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見彩頁)。該設計對管委會辦公、創業中心、信息中心、科技展覽、金融中心、綜合商場、賓館酒樓、郵政電訊以及文體設施的用地和區位給予確定。平面規劃以北到長江西路,南達中心公園(見彩頁),長約450米,寬80米的綠色廣場為中心,其周邊及長江西路沿線的建筑進退有序的布局形成了一系列規模不同、靈活多變的城市空間。在立體空間構成上,高層建筑圍繞綠色廣場集中布置,突出開發區主體空間形象。其設計對合肥高新區的起步建設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其中的大部分項目已經實施。
6.2 亞太廣場詳細規劃
  近年來,合肥現代化大城市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合肥西部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方向,規劃中的城市副中心,發展速度較之市區更為迅猛,城市副中心的雛形正在形成。但是,還缺少一個富有凝聚力、能夠將周圍零散建筑群連為整體的一個公共活動和交往空間,從而影響了高新區的商貿發展和區域中心的形成。因此,我們規劃在高新區起步區的中心位置建設一座代表合肥市、高新區城市建設新形象的標志性環境精品和公共活動空間亞太廣場(見圖4、圖5)。

  亞太廣場總占地面積約200畝,北臨高新區與市區銜接的主要道路長江西路,南面伸向高新區的縱深地帶。規劃以三個連續性的廣場市政廣場、游樂廣場和綠色廣場,形成景觀和公共活動的軸線與中心,并與區內的中心公園相連接,構成了高新區北部的城市主軸。在廣場周圍規劃了國際會展中心、寫字樓、星級酒店、大型商場及相關公共服務設施,形成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區域中心,為高新區增添了一道絢麗的風景。
6.3 “夢園”小康住宅示范小區規劃設計
  相對于高新區的快速發展,區內的住宅建設顯得比較滯后。目前,大部分區內企業工人、員工每天上下班往返于市區與高新區之間,不僅給市區交通增加了壓力,也給企業管理、職工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高新區西臨郁郁蔥蔥的蜀山森林公園,北瀕碧波蕩漾的蜀山湖,風景優美,適合用作居住開發,在合肥市總體規劃中這一地區附近規劃為高級旅游住宅區。因此,我們在高新區西部與蜀山森林公園接壤處劃出約三百多畝土地,用于建設“夢園”小康住宅示范小區。該小區的規劃設計在1997年1月建設部組織的第六屆全國小康住宅設計評比中榮獲第一名,并獲得建設部中建科公司的投資,已于近日開工建設。其規劃設計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設置小區外圍綜合交通環線,確保小區內部的安全和安靜,并沿環線外側和周邊住宅底層設置停車場、庫,減少對居民的干擾。同時,環線周邊的綠化帶作為屏障降低了城市干道對小區內部環境的影響。
(2)以廣場軸、水軸和綠軸三條軸線串起區內主要公共活動空間,向外與蜀山森林公園和花園式的高新區相接,向內滲透到每一個組團內部,形成完整的、流動性的新型城市景觀。
(3)小區住宅設計集中突出多元性、合理性、創新性和科技性。多元性表現為多套型、多戶型 ; 合理性表現為明確的內外、動靜分區; 創新性表現為住宅公共交往空間的拓展與創造 ; 科技性表現為高科技、節能技術和成套產品的應用。
同時,小區還考慮了合理的公建配置和完善的物業管理模式。“夢園”小區的建設,完善了高新區的居住和公共服務設施,為將高新區建設成為綜合配套、功能齊全的科技新城添加了堅實的一翼。
6.4 中心公園詳細規劃
  中心公園占地86畝,是開發區綠化系統的主體,它的格局影響全區的綠化風貌。規劃指導思想是體現開放意識,借鑒中西園林設計手法,創造獨具風貌的園林空間。結合地形將全園規劃分成三大區域:利用原地形較低部分,規劃成約20畝的水面;將地形較平坦的部分開辟成約3公頃的大草坪;將西南部較高處規劃成森林區,綠化方式采用回歸自然式手法,以草坪為主體,花木作點綴,特別是樹木布置成組成簇,形色相配,疏密相間,達到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效果,按此規劃建成的中心公園已成為市民游覽歇息的主要景點之一(見彩頁)。

7 規劃管理
要達到總體規劃所確定的目標,必須嚴格進行規劃管理。高新開發區是一個特定的區域,它的規劃管理也應具有自己的特點。多年來通過努力探索,筆者認為,高新區的規劃管理要有非常強的市場經濟意識,既要嚴格,也要靈活,既要按章辦事,更需要快節奏。我們在工作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開發區的一切建設必須符合總體規劃要求,特別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始終將開發建設主動權掌握在規劃管理者手中。
(2)制訂具體的規劃技術指標:建筑物退城市主干道紅線不少于10米,退區內主干道不少于7米,退次干道和支路不少于5米。高層建筑退道路紅線不少于15米,超過50米高層退紅線不少于20米。確保建筑物與道路有良好的空間關系 ; 規劃公建容積率每公頃不超過3.5萬平方米,工業每公頃不超過1.5萬平方米,居住每公頃不超過1.1萬平方米 ; 要求綠化覆蓋率不得少于25%,必須按照國家標準留足停車場地。據此對每一塊要出讓的土地,事先提出嚴格的規劃設計條件,除了確保前述的有關經濟指標外,也對建筑高層色彩從總體上提出要求。
(3)為了適應開發區高效率、快節奏的工作要求,根據國家、省市有關城市規劃管理規定制訂了《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從既有利規劃管理,又方便建設單位辦事的原則出發,對辦事程序和所需的文件資料作出具體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合肥高新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主要特點有:規劃選址恰當,優勢明顯 ; 目標明確,優美的環境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增強了開發區招商引資吸引力 ; 性質合理、功能齊全、配套建設,逐步形成了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 ; 規劃布局富有彈性,體現市場經濟特色,符合綜合布局、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的要求 ; 環境意識強,各項建設秩序井然,建筑彩色和諧統一,環境整潔優美 ; 規劃管理措施有力,保證開發區按照總體規劃要求有序發展,也符合開發區建設的要求。我們的努力和實踐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專家的贊許,總體規劃被評為安徽省優秀設計一等獎,建設部鼓勵獎 ; 同時,被省、市政府分別授予“花園式開發區”的稱號。
上述是我們在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想法,不足之處顯而易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希望業內人士多加關注和研究,使之逐步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張自道,男,1959年生,高級規劃師,1983年畢業于武漢工業大學規劃專業,現任合肥高新區規劃土地建設局局長。
翁曉松,男,1969年生,工程師,1990年畢業于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現就職于合肥高新區規劃土地建設局。電話:0551-5311601

熱門關鍵詞:城市立體綠化 立交橋立體綠化 垂直墻立體綠化 屋頂綠化 景觀立體綠化 道路立體綠化 水域環境生態修復

Top